《追着刘嫄老师看世界文化》系列讲座第一期:土与火的艺术

Posted By on October 3, 2022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纽约法拉盛图书馆人文远程讲座

 

主讲人:刘嫄博士

主持人:邱辛晔馆长

第一讲:《土与火的艺术》之一 —— 中国陶瓷艺术(上篇)

美东时间:2022年10月5日(周三)晚8时-10时;美西时间:晚5时-7时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6日(周四)晨8时-10时(其它时区请自行换算)

第二讲:《土与火的艺术》之二 —— 中国陶瓷艺术(下篇)

美东时间:2022年10月26日(周三)晚8时-10时;美西时间:晚5时-7时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27日(周四)晨8时-10时(其它时区请自行换算)

第三讲:《土与火的艺术》之三 —— 朝鲜半岛陶瓷艺术

美东时间:2022年11月16日(周三)晚8时-10时;美西时间:晚5时-7时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27日(周四)晨8时-10时(其它时区请自行换算)

https://queenslibrary-org.zoom.us/j/81230581665?pwd=alZ3enZmZzVkN2Y0R01vai9iVEJzZz09

Meeting ID: 812 3058 1665

Passcode: 812395

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而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陶器的文明之一。远在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就掌握了制陶技艺。随着制陶业的长足发展,一代代的工匠们制作出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一身的千姿百态的陶器。许多器型延续至今,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须臾而离的重要用品。中华文明更是瓷器发源地,原始瓷在陶器烧制基础上发展起来后,在宋朝达到璀璨高峰。并向东经高丽传至日本,向南传至东南亚,也由阿拉伯商人传至欧洲,享誉世界。

元代青花盘

《中国陶瓷艺术上下篇》两场讲座中,我们将先追着刘博士的脚步观赏新石器时代各种文化创制的古老陶器,再时空穿越数千年了解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史。亮点包括定、钧、汝、官及耀州、越、建、龙泉等重要民窑的代表作品。听众将在近距离欣赏精美陶瓷品同时,了解为什么景德镇会成为瓷都,瑰丽的中国陶瓷艺术如何在多元文化影响下演进。

高丽青瓷净瓶

第三讲《朝鲜半岛陶瓷艺术》中,我们继续追随刘老师的脚步到朝鲜半岛,了解其陶瓷发展史。重点集中于在学习中国陶瓷基础上发展出的,曾受宋朝贵族青睐产于高丽时代的镶嵌青瓷。我们也有机会观赏深受日本茶道师喜爱的朝鲜时代的茶具,还有机会聆听高丽青瓷失传数百年后如何浮出,以及现代韩国陶艺家如何努力恢复传统工艺的有趣故事。

刘嫄演讲照片

讲员简介:

刘嫄,神经生物学者、作者、博物馆资深讲解员,文化艺术普及教育者

北京大学学士、硕士、瑞士巴塞尔大学博士。曾多年担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所国际办公室主任,并多次荣获杰出贡献奖。她也是北美华文作家协会会员,多年来读书行路摄影撰文,足迹遍及六大洲五十国。其《畅游世界最大图书馆》一书连续入围三个好书榜。其它有关艺术文化的中文作品散见于《书与画》《丝路艺术》《湖上》《世界周刊》《世界日报》等海内外刊物。除长年在史密森博物学院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做讲解外,常受邀在大中院校、博物馆、图书馆及众多海内外文化组织开设普及文化艺术的讲座。疫情以来她已做了百余场云端讲座,服务了来自全球的上万听众。刘博士自许为一名铺路搭桥人,过去为推动多种学科跨国合作铺路,现在为沟通多元文化全球传播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