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世界华人人文摄影大奖赛

Posted By on May 17, 2023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一.大赛宗旨:

关注华人生活状态,记录华人生活瞬间,反映华人精神文明,以图片中的故事和情感打动读者,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同情心,促进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为世界上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惠、和谐相处做出贡献。

二.首届大赛主题:

落地生根

三.征稿范围

定居世界各地已取得所在国国籍的海外华人

四.人文摄影作品分类:

纪实类:以纪实抓拍手法来表现海外华人的精神追求、风土人情、歴史遗迹、民俗文化的生活瞬间。

艺术类:以画面构图、光线、影调,色彩等艺术手段来表现和反映海外华人生活本质和特征的艺术形象。

专题组照类:以组照形式和纪实抓拍的手法讲述一个专题故事,组照不超过6张。

五. 大赛规则:

1. 大赛只接受相机拍摄的作品,相机包括胶片相机,数码单反和无反相机,

不接受具有拍摄功能的手机,平板电脑和航拍飞行器以及AI生成的作品。

2. 参赛作品拍摄时间不限。

3. 参赛作品必须是JPEG格式,照片打印尺寸的长边不低于2000,不大于3000像素,照片的文件尺寸不大于5mb,但不小于2MB。

4. 参赛者最多可以投三幅作品(专题组照一组算做一幅),类别不限,但同一幅作品不可同时参赛多个类别。

5. 参赛作品不可以打上任何水印及商标。

6. 纪实类参赛作品允许做适量的后期调整、包括亮度、色彩、反差等,但不可以添加或移除原照片中不存在的物体和人物。

7. 艺术类参赛作品允许各种后期再创作,包括添加或移除原照片中不存在的物体和人物。

8. 专题组照类按照纪实类参展作品投稿标准,允许做适量的后期调整、包括亮度、色彩、反差等,但不可以添加原照片中不存在的物体和人物或移除照片中已存在的物体和人物。

9. 参赛作品内容不可触犯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10. 参赛者必须遵守当地法律,不得侵犯被拍摄人物的隐私权和肖像权。

11. 参赛作品必须是参赛者自己拍摄的作品。评选结束后,大赛组委会有权要求获奖者提供获奖作品原件以证实其作者。

12. 参赛作品的版权归参赛者所有。参赛者同意授权大赛主办单位在各种场合和媒介上无偿使用,不限于摄影展,报纸,网络,画册,印刷品等等。

13. 参赛者必须确保参赛作品不牵涉第三方利益,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与参赛者签约的个人和组织,以及各种利益相关者。

14. 获奖作品和获奖名次的决定权在大赛评委会,参赛者同意不会对评选结果有任何异议。

15. 如果获奖者被发现违规,获奖者必须把所有奖金、奖品及奖章退还给主办单位。

16. 主办单位对于活动的任何事项皆保有更改权及最终决定权

17. 大赛组委会和评委会成员及其亲属不得参赛。

18. 参赛者同意放弃起诉组办单位的权利。

六.大赛举办时间

首届大赛在2024年3月中旬- 4月中旬美国首都华盛顿樱花节期间举办

七.征稿日期

2023年 9月1日开始征稿,截稿日期2023年12月31日

八.参赛费用

首届大赛无需交参赛费

九.奖项设置

特别奖:李扬国奖 (Corky Lee Award)$3,000

1. 一等奖 $1,000(各类别一名,共三名)

2. 二等奖 $700 (各类别两名,共六名)

3. 三等奖 $400(各类别三名,共九名)

4. 优秀作品奖30名 (各类十名),不设奖金,发放获奖证书。

十.获奖作品展示

获奖作品将于2024年大赛举办期间在华盛顿华人博物馆展出

举办获奖作品讲座

获奖作品将印刷成画册、日歴、旅游卡片及奖章

十一. 大赛评委会:

主席:曾毅(中国大陆)

委员:王苗(中国大陆),王志平(法国)、江融(美国)、赵维克(美国)

评委简介:

A person holding a camera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曾毅

曾毅,中国著名摄影家、策展人和社会活动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意大利佛罗伦萨国立美术学院荣誉院士,丝路国家摄影组织国际联盟创始人。

从事摄影创作50余年,多次在国际国内荣获多项大奖,曾荣获国家摄影最高荣誉“中国摄影金像奖”、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杰出贡献摄影家”荣誉勋章、"美国ROSS国际摄影杰出贡献奖"、英联邦国家“艺术勋爵”称号、意大利“米开朗基罗金质奖章”、意大利那不勒斯"国际优秀策展人奖,并被评为"全球华人十大摄影人物"。2019年荣获法国科梅伊市政府和达盖尔纪念馆授予的全球"摄影术诞生180周年180人"荣誉证书,并被列入《世界名人录》。曾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策展委员、北京国际摄影周策划总监,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总策展人、艺术总监等。

现任丝路国家摄影组织国际联盟执行主席、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FIAP)协调办公室主任、中国艺术摄影学会顾问、中国华侨摄影学会顾问、台湾中国摄影学会荣誉主席、北京国际摄影周顾问等。

多次担任国际及全国影展和比赛评委。先后在世界各国举办《曾毅摄影艺术世界巡展》并进行讲学及学术交流活动,多幅作品被各国博物馆收藏。

先后策划举办了国际和平年全国青年摄影大奖赛、中国孔子文化摄影展、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影像亚洲一一PPA国际职业摄影师大会、第五届世界摄影大会等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活动。并组织策展了优素福·卡什、约瑟夫·寇德卡、詹姆斯·纳切威、薇薇安·迈尔、郎静山、张照堂等世界摄影大师的原作展及国际学术论坛。

曾毅先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摄影艺术家、策展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和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A person sitting in a chair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with medium confidence

王苗

1951 年出生于北京,与许多同龄人一样经历过“动乱的年代”。 上过山,下过乡,当过农民。

自学摄影,1972 年走进专业摄影的大门。 曾先后在文物出版社及中国新闻社担任摄影师及摄影记者。 参与创办民间摄影团体“四月影会”、“现代摄影沙龙”。

1992 年-2016 年,出任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副社长、总编辑。2000 年,创办 《华夏人文地理》杂志并担任主编。 曾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现为“世界华人摄影联盟”主席,台湾《旅读 中国》杂志出品人。 多年来,举办多个个人摄影展,包括香港《我眼中的西藏》摄影展(1986 年)、 美国加州《川藏行》摄影展(1987 年)、台北《中国当代摄影家系列展.王苗个 人作品展》(1988 年)、北京《野外拾回的小诗》摄影展(2007 年)及台北《悲欢 中国‧王苗摄影回顾展》(2012),并曾参加多个联展。 个人出版摄影集有《敦煌飞天》、《西藏神秘的高原》、《野外拾回的小诗》、 《重走马可‧波罗之路》、《世间人》和《世间人‧穿越时空的影像人生》及 《悲欢中国‧王苗摄影之路》等。 策划组织并编辑大型画册《香港回归日》、《澳门回归日》、《世纪之交》、 《香港回归十年》、《澳门回归十年》及《两岸四地摄影家合拍 24 小时》系列, 拍摄了北京、贵州、澳门、西藏、浙江、山东、上海、吉林、云南、新疆、青 海等。 近年广泛联络世界华人摄影家,组织拍摄并编辑出版《印象伦敦》、《印象悉 尼》、《印象长崎》、《印象洛杉矶》、《印象纽约》等。

A person wearing glasses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with low confidence

王志平

196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舞台美术专业。1976年在中国四五运动中拍摄了大量纪实性图片在社会各界广为流传。1979年 策划组织中国最早的民间艺术团体“四月影会。1981年在法国驻华大使馆举办《王志平艺术摄影展》。1985年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青年摄影家王志平》。1988年在香港艺术中心举办个人摄影艺术展《巴黎情调》。1988年9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摄影艺术展《异彩巴黎》。1990年摄影画册《巴黎橱窗》在湖南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2002年在法国土伦市博物馆举办《王志平艺术展》展。2005年《王志平重彩装饰画》在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2009年被评为《2009年度中国摄影人物》(共9位)。同年被评为《建国60年文明经典.杰出摄影家》(共60位)。2014年在法国马赛手工艺之家举办绘画展。2015年在北京《慧空间》画廊举办《遍地风流-普罗旺斯的恢弘抓拍》影展。2016年在马赛6/8区政府举办《马赛》影展。2018年在马赛《到客》商业中心画廊举办《马赛》影展。2019年10月在中国蚌埠《纪念摄影术发明180周年国际摄影嘉年华》举办影展,2020年 12月在中国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举办《遍地风流》个展。

A person wearing glasses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with medium confidence

江融

获纽约市立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曾在纽约国际摄影中心进修;出版过《摄影的力量》和《探索摄影之旅》等著作以及斯蒂芬•肖尔《照片的本质》译著;曾担任《中国摄影》杂志《面对面》和《摄影2.0》专栏主持,并为《摄影世界》杂志主持《世界当代摄影家影廊》专栏;曾在国内外美术馆举办过多次摄影个展; 2007年为平遥国际摄影节策划主持首届国际摄影高端论坛;2009年获中国摄影金像奖(理论和评论类);2011年担任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策展人和德国卡塞尔摄影图书奖推荐人;2017年起主编世界当代摄影大师成名作丛书;2018年担任纽约华美协进会举办的《山艺术》摄影展策展人;2018年至今担任美国露西奖基金会国际摄影大赛评委;现任联合国展览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国家艺术基金摄影类评审专家。

A person holding a camera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with medium confidence

赵维克

1982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1988年赴美国留学,先后获大众传播学硕士学位,教育学硕士学位和管理信息系统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美国联邦政府。1992年在中国大陆获首届中国十大青年摄影家提名,1993年在中国山东省美术馆举办“美国西部映像“个展,2005年在中国东方艺术馆举办 “美国牛仔风情”个展。 2006加入美国华盛顿邮报,派驻美国海军陆战队担任图片编辑和战地记者教官,2007年获美国国防部“托马斯杰佛逊奖”一等奖; 2008年获美国海军陆战队全球战地记者协会个人成就一等奖,2015年受中国北京国际摄影周邀请做嘉宾专题发言,同年受中国东方国际摄影艺术促进会邀请参加中外专家薇薇安摄影艺术研讨会做主题发言。2020年在中国济南第八届国际双年展上举办“阿米仕的春天”个展并获优秀摄影师奖。2021-2022担任美国首都华盛顿手机大奖赛评委和评委会主席

十二.组织结构

主办单位:

美国首都华盛顿华人博物馆

承办单位:

美国首都华盛顿华人博物馆基金会

十三. 大赛组委会

总策划:Jenny 刘 李菲

主席:Jenny 刘

执行主席:赵维克

副主席:杜景仁

秘书长:李菲

技术总监:刘其伍

法律顾问:山峰

宣传公关:美国首都华盛顿华人博物馆,美国首都华盛顿华人博物馆基金会

十四. 媒体支持:

世界日报、侨报、华盛顿资讯、美华商报、华盛顿新闻、新世界、华府网、人民网、华府华语

十五. 官方网站

www.chineseamericanmuseum.org/photocontest

十六. 大赛赞助商

大赛赞助商可分冠名赞助和部分赞助。冠名赞助$5000以上,商家名称可登载在大赛的海报上、宣传视频里、大赛网站上以及被邀请在颁奖典礼上颁奖。

十七. 联系方式:

邮箱: photocontest@chineseamericanmuseum.org

首届世界华人人文摄影大奖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