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时喝水好还是喝汤好?专家给出饮食建议

Posted By on March 10, 2023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中国食品报官方平台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往往就是吃饭这件事,很多人都摸不着头脑。

吃饭时,有人习惯性在手边放杯水,喜欢边吃边喝水,认为这样“好下饭”;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吃饭的时候不能喝水”,吃饭时喝水对胃不好,影响消化;当然,也有人说吃饭吃快了噎着,喝点水也没事,感觉说得都有点道理。

但吃了这么多年饭,吃饭时究竟能不能喝水?对身体有没有影响呢?喝汤是在饭前还是饭后?今天就带大家去一探究竟。

“我不喜欢喝汤,喝水就行啦”,可我听说,吃饭时喝水会影响消化哦。

有人习惯边吃饭边喝水,认为这样“好下饭”,也有人认为“吃饭时不能喝水”怕影响消化。吃饭时到底能不能喝水?有请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林国乐教授来解开这个疑惑吧。

吃饭时,如果有需要,可以适量饮水 (建议不超过200毫升)。一般来说,唾液的润滑作用足以帮助我们进行咀嚼和吞咽,无需喝水。不过,当食物过于干硬粗糙或吃东西噎到时,喝点水是有利于吞咽与消化的。

虽然吃饭时可以适量饮水,但如果没必要,还是不喝为好,尤其不能养成边吃饭边喝水的习惯,因为这会影响人体消化和吸收。

1 影响充分咀嚼。咀嚼是消化的第一步,边吃饭边喝水会导致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就下咽,增加肠胃消化负担。
2 影响初级消化。胃酸能对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进行初级消化,如果进食时饮水过多,会稀释胃液,降低胃酸浓度,进而影响消化。
3 增加胃肠炎风险。胃酸承担着消灭食物中细菌和病毒的重要作用,如果被水稀释,其杀菌作用会削弱,导致增加胃肠炎的风险。
4 减弱胃蠕动。消化过程离不开胃蠕动,通过胃蠕动,人体摄入的食物会变成食糜以便于肠道消化和吸收。如果进食时饮水过多,会减弱胃蠕动,不利于消化和吸收。
5 影响食量。吃饭时喝下的水容易停滞在胃部,产生饱腹感。长期如此,可能因为进食量不足而造成营养不良。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尤其要当心这一点。

看来吃饭时还是尽量别喝水好。不过我吃饭时本来就不喝水,因为我喜欢喝汤。饭前来碗汤,吃饭倍儿香。

汤既可以饭前喝,也可以饭中喝,饭后喝,对于肠胃健康的人来说都差不多。想减肥的人,建议饭前喝,这样能增加饱腹感,有助于控制进食量。

喝汤也要注意适量,过量喝汤会引起胃酸分泌过多,进而导致消化不良。

注意:肠胃不好,容易腹胀反酸、烧心、胃灼热的人,不适合边吃饭边喝汤,可能会加重不适。

我要追问:既然吃饭时尽量别喝水好,那什么时候喝水好呢?

喝水的最佳时间是饭前半小时。一方面这时候胃处于空腹状态摄入的水能很快吸收,另一方面,喝水还有助于缓解饥饿感。

继续追问:一天喝多少水合适呢? 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日饮水量为7至8杯(1500至1700毫升),过犹不及。科学饮水有三点原则: 主动、少量、多次,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

小贴士

科学饮水对身体健康很重要,推荐每天喝好三杯“健康水”。

1、晨起一杯水(约 200ml): 早上刷牙后喝杯白开水,能清洗胃肠道,加速血液循环。

2、睡前一杯水(约200ml):睡眠中血液循环会减慢,睡前喝杯白开水,有助于防止睡眠期间血液黏稠形成血栓。

3、起夜一杯水(约100ml):中老年人血液黏稠度较高,夜间血液循环减慢后,发生心肌梗死或脑血管病变的可能性更大,起夜后少量饮水,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